佤族是中国传统民族之一,他们主要以黑为美,女性大多数都是长发为主。那么关于佤族的传统节日,你具体都了解多少,佤族人都有哪些的传统节日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娥绒克绕
佤语的娥绒克绕,即新水节,娥绒克绕是云南省南部佤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三十日至正月初二举行。节前,人们集中起来修理水井,清除井中的枯枝败叶,并用竹篱笆围住,以防野兽和牲畜的破坏。佤族地区并泉一般在山上,人们用竹制引水槽,将水引至村中。修的水塘里,三十之夜人们不睡觉,待鸡叫头遍,便争先恐后到水塘抢新年第一桶水,谁抢到新年的第一桶水,全村人要带着礼物向这家人讨一口喝。以图古利。喝过新水,青年人就地吹起葫芦笙,弹起三弦琴,边歌边舞。主人家要宴请所有客人。新水节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二方告结束。佤族人认为,人间拥有的水全部是天上的龙王所赐,没有水,人类便无法生存,故新水节也是感谢龙王的节日。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卧”节
即春节。节日前几个月,家家户户都要备好肉食、柴禾、节日新装等,要维 修房屋。临近节日,妇女割草准备马料,男子修水沟迎新水。腊月二十九日,村寨中的舞场上要栽一棵松树,装饰打歌场。腊月三十晚,每家都舂糯米粑粑、滤水 酒,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家里酹酒祝词。大年初一清早,大家都起来放枪鸣炮,宣布新的一年到来了,这时妇女小孩也都起来抬起竹筒接新年吉祥的“新水”。大年 初一是戒忌日,佤语叫“近”。这天全寨人不出寨门,外寨人也不宜入寨进屋,大家只能在家里安闲。大年初二清早照例响起隆隆的枪炮,告示大家今天的拜年日。 佤族拜年通常逐家逐户拜一下,备有家宴的吃上一点,未备家宴的喝上两杯水酒就行了。佤族通常在初二这天开始打歌,佤族的传统节日,佤族的风俗习惯下午四点左右老年人就到舞场开始打歌。当 夜幕降临时年轻人就陆续走入打歌场,老年人也陆续退出舞场。舞场气氛热烈,人们把一年中的激情和快乐尽情释放出来,一直到半夜人们才渐渐散去。过年一般5 —7天,打歌也要打3个晚上。过年期间,中老年人喜欢聚在一起唱“宗呷”(唱调),用歌来抒怀,年轻人则聚在舞场上打陀螺、到野外踏青娱乐。信仰佛教的班 洪、班老佤族和傣族一样,过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信仰基督教的永和等地佤族除了过便克节、新米节外,还过圣诞节。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斋”节
又称新米节。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 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但过去一 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的灵魂 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了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1991 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的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这 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备好过节的酒肉佳肴。佤族的传统节日,佤族的风俗习惯然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的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的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 米,做成米饭。接着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之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谷神,敬献祖先。仪式结束后,以巫师和老人为首,全家人 喜尝新米。之后,主人才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的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于是人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 同享丰收的喜悦。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崩南尼
“崩南尼”是舌烛旧迎新的年节,要选在佤历一年最后一月的祭亥日,当夜四更,全寨的头人、青壮年男子,都要集聚到寨王家,并凑钱买猪、鸡各一只宰杀,各家用小篾桌端去一盆糯米饭、一块粑粑等给寨王拜年,祭神灵和祖先。后互赠粑粑,互相祝贺。天亮时祭神树,并开始打猎、捞鱼虾,以求新的一年里交下好运。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撒谷节
撒谷节是云南省佤族民间农事节日,每年初春择日举行。届时,各家各户带上牛 肉、干菜、盐、辣椒、好米等,前往村外山地种旱谷,男女老幼皆着新衣。待全村寨人在田间聚齐后,由一位被尊称为“达”的长者,唱一支“撒谷调”,祝愿风调 雨顺,谷物丰收,随后宣布撒谷开始。青年男女寻找自己的意中人,结成对子,在田间撒谷。男的在前挥舞铎铲挖坑,女的在后面撒谷种,一时间铎铲声四起,充满 紧张热烈气氛。儿童们负责往田间送水,老人们负责野炊,将饭菜分成若干份,每份饭菜用芭蕉叶包好,然后大家席地而坐,共进午餐。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贡象节
贡象节是云南省班老地区佤族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泼水节后的第三天。届时,人们要到南滚河上游的巴本巴贺举行贡象仪式。各村寨备有带绿叶的甘蔗两棵,带绿叶的芭蕉一串,大糯米团两个,茶叶一包、红公鸡一只。到时,将礼物供在篾桌上,人们跪倒在篾?狼埃?梢蝗肆焱烦?4剩?T?大象繁衍后代,保佑庄稼丰收。这一天禁止上山狩猎和从事田间劳动,据说是为了让大象愉快度过这天。传说从前佤族袓先向班老迁徙的时候,山洪暴发,南滚河水猛涨,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这时有一大白象游来,驮着人们渡过了南滚河到达班老。人们在这里发展成为班老佤族部落。为了感激大象,这里的佤族每年定期举行贡象活动。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拉木鼓
拉木鼓是云南省佤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佤历十月到十二月期间举行。木豉是佤族特有的祭祀器物,拉木鼓即砍树做新木鼓的仪式。具体日期由魔巴(巫师)占卜决定,所砍之树也要占卜决定。届时,每户人家出一男子,齐集树下,朝树上方鸣枪以驱树鬼,然后将树放倒,在根部放数颗石头,充作供品,次日,由魔巴指挥着将树按所需的长度截断拖回寨中,因木鼓是神器,故必须直行,遇有障碍则开道,遇有河流则搭桥,拖至寨门口,放在通往寨中的路头,由魔巴用老鼠和鸡蛋祭祀,方可运进寨中制成木鼓,安放在专门搭成的“木鼓房”中。上述事宜结束后,由愿捐牛剽杀者主祭,全寨群众围木鼓尽情歌舞。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泼水节
提起泼水节,许多人只会想到傣族的泼水节,而对佤族的泼水节感到很陌 生。实际上,佤族的泼水节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异彩。每逢佤历六月二十一日(阳历四月中旬),人们都要敲响铓锣,打起象脚鼓,兴高彩烈,欢歌曼舞,互相泼水, 庆贺新生。佤族的泼水节每年一度,通常都要欢庆七天七夜。?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播种节
播种节是云南省南部澜沧江畔佤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以村寨为单位举行。哪家最先播种的这天便是播种节。播种前,这家人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首先要选好早熟的农作物种子。然后准备好白肚老鼠、肉、鱼、好酒、茶、两碗米、两个鸡蛋、一只活鸡、一头小猪和农具等。播种前一天请好巫师、并通知亲朋乡邻。第二天一早,人们把准备好的东西全部背到选择好的地里。巫师在地边搭一小祭台,把所有祭品摆上,便开始念经,念毕,一些人开始播种,一些人支锅搭灶杀鸡杀猪。按惯例这块地必须在当天播完。播完种后,人们就地聚餐。晚上,主人家还要招待所有参加播种的人。入夜,青年人欢聚跳播种舞。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青苗节
5月20日至21日,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举行佤族青苗节庆典活动,青苗节是四排山乡佤族群众的传统节日,也是当地佤族群众祈盼来年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一种方式。
每 到节日时,震天的木鼓声和悦耳的歌声就会响起,身着节日盛装的的佤族群众涌入歌场,踏起歌步跳起舞,舞起长刀见起长发,顷刻间,会场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海 洋。绚丽的服饰伴着舒展的舞姿,木鼓声、哨笛声、歌声,还有那银铃坠片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深情的祝福。聪明勇敢的阿佤伙子挥舞着长刀,舞起了劳动者的自 豪,勤劳朴实的佤家少女扬起长发,扭摆着身子踏出了阿佤人民的喜悦。日落时分,箐火燃起,歌声笛声响起,阿佤人民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前进奋斗的脚步,以载歌 载舞的方式尽情的唱出来,跳出来。子夜,一轮弯月渐渐升起,佤族群众三五成群离篝火而去,但却带不走歌场欢乐的节日气氛。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新米节
新米节是云南省澜沧县一带佤族节日,无具体日期,在农作物成熟的时候选一天举行。当人们发现地里第一穗成熟的谷子,就要到河里捉来一只螃蟹,将蟹肉掏去,用红、黑,白三色的绳子将蟹壳挂在谷穗上,以此催捉地里的其它作物成熟得更快些。当农作物成熟后,这户人家要选定一日收割,这天就足新米节。这天收割的谷子必须当天脱粒一部分,并请巫师念经,从收获地里一直念至主人家。巫师进了主人家的门,表示谷魂已经请回来了。主人便将新收获的谷子舂成米,再做成米饭或粑粑,同时杀鸡宰猪,酿酒请乡邻尝新。晚上,青年人要唱歌跳舞,直至深夜方散。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便克”节
每年农历6月24日为节日,类似其他民族的火把节,但它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过节这天,家禽家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要全部关好收齐,不能让其留在野外,别人借去的东西也要收回,家里人不准外出。除了派女孩到旱谷地里采摘小米穗或者几片叶子、瓜果之类外,全寨人谁也不准上山下地干活,不准出门串亲。因为小米比旱谷成熟得早,就先叫小米魂,生怕不干净的人先拿吃,年收成不好。小米穗、瓜果等拿到家后要杀鸡、蒸糯米饭,舂粑粑,由老人念祝语叫魂。这天早上忌讳客人进屋。
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要点燃火把,竖在屋檐下,整个寨子亮如白昼,接着用干蒿子和香灰撒向室内外,驱逐蚊蝇。青年男女借撒香灰之机互相倾诉爱慕之情,老人们成群结队地巡回喝酒唱调对歌,年轻人集中在舞场上踢竹球,整个寨子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在佤族节日中,便克是第一大节日,人们将它视为灭灾驱鬼,送旧迎新,预示家事平安,五谷丰登,六畜满园的隆重佳节,视为旧的灾难、饥饿、疾病的结束,新的吉祥、平安、快乐的开始。
佤族的传统节日之新火节
佤族认为进入新的一年,不能用旧火,否则会发生火灾,故流传每年接新火的习俗。新火节时间在佤历七八月份,相当于公历四五月份,具体日子由各村寨自由选定,节日时间三至五天不等。传说雷神达赛和虹神牙远兄妹通奸,触怒了天神里,里发洪水冲毁了寨子,淹死了不少人畜。牙董〈传说低族母系民族第三位女首领〉把这事报告了莫伟〈创造万物的 神〉,莫伟很生气,指示牙董抄了达赛的家,把达赛撵到天上去了,牙远很羞愧,钻到地下躲起来。达赛和牙远遗有一子名叫岩秋。岩秋很顽皮,有一次敲石子玩, 引起了火灾。大火烧毁了佤族所有的寨子,烧毁了整个世界。人们恨透了岩秋,发誓永远不再使用雷神的火〈传说人类最早使用的火是雷神给的〉,莫伟教给了人类钻木取火的新方法。从此佤族每年都要举行“送旧火,造新火”的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传统的新火节。
星座查询 | 万年历 | 本命年 | 生日密码 | 本命佛 | 生命灵数 |
姓名测试 | 姓名配对 | 最佳配对 | 生肖配对 | 血型配对 | 血型与性格 |
智商测试 | 12星座性格 | 关帝灵签 | 观音灵签 | 欧洲星座 | 黄历查询 |
12生肖性格 | 苏珊米勒 | 唐绮阳 | 星座划分 | 星座日期 | 推背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