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神婆星座网

首页 > 姓名 > 姓氏起源 > 正文

桓姓的来源

星座网   2013-07-16 19:08:00

桓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臣桓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黄帝有一个大臣名为桓常,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桓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桓氏正宗。

2、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属于以谥号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襄公姜诸儿执政时言行多变、政令不信,国政混乱不堪。齐襄公有三个弟弟,分别是公子纠、公子小白、公子彭生。当时公子纠的老师管仲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通知了好友鲍叔牙,于是诸公子们纷纷外逃,公子纠逃到外婆家鲁国,公子小白在老师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了莒国。

3、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子御说,属于以谥号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宋国有个国君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说,是宋湣公(宋闵公)子捷之弟。

4、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乌桓族,出自汉朝末期乌桓民族。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桓阿氏部落。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桓赧氏部落。

源于满族,出自金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桓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桓叔,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曲沃桓叔(公元前802~前731年),即姬成师,晋穆侯姬弗生(姬费王,公元前812~前785在位)之子。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零七位门阀。桓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桓氏,位列宋版《百家姓》第407席,其发祥地是汉朝的谯郡(今安徽亳州)。桓氏的源流有四:一是出自姜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代齐襄公之弟子公子小白,曾出奔莒国;襄公被杀后,小白回到齐国继承君位,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死后谥号为“桓”,即齐桓公。其支庶子孙乃以谥为氏,称桓氏。一支是齐桓公之后;二是出自子姓。其支庶子孙向鬼,以王父的谥号为氏。称为桓魋。三是由“桓侯”氏简化而来。周代晋国(姬姓)、杞国(姒姓)、曹国皆有桓侯,其后裔有桓侯氏,简为桓。四是南北朝时来华的鲜卑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述,齐桓公的后裔,以桓公的谥号为氏。而宋桓公的后代,也称桓氏。另,后魏的乌丸氏亦改姓桓氏。此外,《元和姓纂》和《魏书·官氏志》也都对桓氏的出处有考证文字。由此可见,古老的桓氏家族之中,有来自山东的吕尚之后,也有发祥于河南的商汤之后,更有一少部分鲜卑族之后。望族居谯郡(今安徽省亳州)。

三、郡望堂号

郡望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堂号

谯国堂:以望立堂。

怀远堂:以望立堂。

亢堂:东汉经学大师桓荣,字春卿;谯国龙亢人(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汉光武帝刘秀请桓荣入宫教授太子刘庄,从此恩遇日隆。桓荣与子郁、孙焉教五位帝王经书,被誉为“三代御先生,五位帝王师”,官至少傅,汉明帝时封关内侯,龙亢桓氏由此出名。

匡晋堂:晋朝桓氏有十一个将军(桓石秀、桓石虔、桓尹、桓冲、桓雄、桓云、桓涛、桓温、桓霍、桓谦、桓振)来匡扶朝廷,因称“匡晋堂”。

四、当代桓姓的分布 (星座www.shenpowang.com)

今辽宁省的葫芦岛市、阜新市、北票县、鞍山市,河南省的许昌市、商丘市柘城县,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洲,山西省的临汾市尧都区,山东省的青岛市、东营市,河北省的沧州市、献县,安徽省的龙亢县、滁州市全椒县,江西省的奉新县,上海市的嘉定区,陕西省的铜川市,湖北省的宜昌市秭归县,黑龙江省的北安市,吉林省的怀德县、四平市双辽县、长春市、扶余县,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江西省的宜春市奉新县、江苏省的扬州市宝应县、丹阳市等地,均有桓氏族人分布。

Copyright © 2024 shenp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