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神婆星座网

首页 > 民俗文化 > 民族文化 > 正文

壮族的风俗有哪些

星座网   2024-03-29 15:02:53

哈尼族见于汉文史籍的名称,有“和夷(蛮)”、“和泥”、“窝泥”、“阿泥”、“哈泥”等。自称多达30余种,如“哈尼”、“僾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叶车”、“阿木”等等。

哈尼族的历史渊源

对哈尼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学和历史学界大致有四种观点:①东来说;②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③红河两岸土著说;④“氏羌系统”南迁说。

东来说以滇南地区部分哈尼族采用父子连名谱系追根溯源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或山西、河南、江西、贵州等地。并以此为依据,认为哈尼族与汉族的渊源同出一辙。

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认为今天从事山居农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与云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农耕民族”。就族源论,“当是双向的、复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与融合”。就文化论,是一种“南方夷越海滨文化与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体。”(史军超《哈尼族与“氏羌系统”》,载云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

红河两岸土著说以出土文物为证据,认为哈尼族系红河地区的土著,与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关。(孙官生《论红河流域是早期人类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载《红河文物》1986年第3期。)“氏羌系统”南迁说是比较流行的观点。它认为哈尼族同今天云南省境内十几个彝语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于古代氏羌部落族群。

哈尼族的婚礼习俗

每逢“扎勒特”(十月年),各地哈尼族的姑妈,娘娘及所有出嫁了的女子都要回娘家来,与父母兄弟同度佳节,借以追认血缘祖根。娘家亲人制作丰美的食品以盛情款待。按照哈尼族男女分桌进食的传统风俗,女主人特意为回娘家的姑妈、娘娘们单独设宴。众女面对着满桌可口的食品却羞于下筷。女主人便将一片芭蘸叶铺在各人面前,随即将桌上的各种美味一一拣到芭焦叶中,请客人尽量享用。在女主人的盛情面前,客人只好拣起一片食物好象正在吃,其实,她并没有吃,而是把食物巧妙地捏在端饭碗的两个手指问,表示懂礼。如赴宴女子大口进食,将成为世人的笑柄。哀牢山部分地区的哈尼族与汉族同度春节。节日或“阿玛拖”(祭护寨神)期间,全村各户纷纷置办丰美的食品,端于街心(村中),在古朴雄浑的铓鼓声和欢乐的歌声中开怀畅饮,同食共乐。满街心一字成行的丰美宴席实为奇观,世人将其称为“街心宴”,哈尼语谓之“多角角”或“资乌都”,意即轮流互饮(酒)。

在红河一带奕车人男女青年社交择偶活动中,还有一种奇妙的恋爱宴会,当地哈尼语称作“阿巴多”。“阿巴多”多在“十月年”期间举行。经同村的一群男青年商议,邀请远村一群姑娘于某日夜晚前来“阿巴多”。届时,一二十位妙龄女郎整装一新,手持火把来到男方村赴宴。男青年们见姑娘们应邀赴宴,欣喜若狂,便在一间灯烛通明的公房里,摆开数张八仙桌,桌面上摆满了大块腊肉、干巴、清蒸鲤鱼、腌鸭蛋、大块煎豆腐、大块粑粑,煮大公鸡,能上桌面的各种菜应有尽有。准备就绪,宴会开始,男女青年配对入席。桌外有一位风趣的斟酒人,给每人面前的酒杯里盛满酒。随即,伙子头和姑娘头先举杯互相对唱敬酒歌,互相敬酒,然后一一互唱互敬下去。当一对男女相互敬酒之际,其余各对则相互敬菜唱歌。酒过三巡,东方欲晓,姑娘们便要告辞回去了。伙子们用芭蕉叶包扎好各种美味,分别送给站娘们在半路上吃,并定好到姑娘村还“阿巴多”的具体时间,姑娘们这才脚踏青霜消失在山路尽头。

在哀牢山区部分哈尼族中,至今仍残存着不同形式的“不落夫家”婚俗,即新娘分住娘家和夫家两地。当新娘从娘家回夫家时,要用一个小巧精美的篾盒盛满可口的米饭和火熏猪肉,腌鸭蛋带去,当地哈尼语谓之“合戛拖”。据说,这是做娘的生怕自己的女儿在夫家不习惯、怕羞、受饿而特意备下的。当然,这盒可口的食物带到夫家并非是新娘一人独食,有时是夫妻一同享用,更多的时候是送给丈夫的弟妹们共食

墨江自称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从头到尾都离不开舞蹈。婚礼前夕,男女双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动场所。婚礼这一天,迎亲队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准备回程时接应,其余跟随新郎前往女家。当他们来到女家寨口时,寨内鼓乐齐鸣,送亲队跳起传统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给接亲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进寨直抵棚子里。休息片刻,一对新人站在一张方桌旁,女家亲属用两指夹着一片笋叶,环绕方桌起舞,意在禳灾祈祥。

新郎、新娘在迎新队和送亲队簇拥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与等候多时的另一部分接亲人相遇。大家就地围成圆圈,踏着铓锣和鼓点节奏纵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贺。当他们一起来到男家时,棚子内外已摆满了丰盛的酒席。宾客刚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妇女从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紧跟其后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着上置三只碗和一个酒葫芦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点酒菜。待酒席快要结束时,一位厨师端着放有八只大碗的竹筛,从厨房里出来舞向每一酒席,客人们又象征性地给搛上菜肴。最后,在他“该跳舞了”的一声号令下,众宾客纷纷离席,围成一圈又一圈欢舞高歌,大家热烈地祝福新人喜结良缘,勉励他们勤俭持家、尊老爱幼。

新平等地自称卡多的哈尼族,迎亲时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剧。迎亲队到了女家,主客寒暄几句就开怀畅饮,双方家长也在那里大吃大喝,说东道西,似乎忘了这天是新娘出嫁的日子。过了好一阵子,头系红绸、胸前挂满银饰的新娘,才羞涩地缓缓出现在迎亲队前。当走到新郎面前时,她突然愠怒于色,举起双手向新郎劈头盖脸地捶去。这时,大家起哄助兴。只见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则东躲西闪,毫不还手。当新娘捶够了,突然破涕为笑时,新郎这才说“现在该走了吧”。在难分难舍之际,母女俩抱着又哭又唱。此时,新娘的兄弟姐妹强行把她俩分开,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亲队也尾随而去。据说,“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诚。

哈尼族的婚丧习俗各支系间略有区别。碧约人婚姻盛行姑表婚,姑娘长大后要征得男家同意后才得嫁给外人。卡多人的婚姻也如此。为姑表舅婚,缔结婚约以父母包办为主,结婚时,当娶亲人进入女方的毫巴门时,女方要组织年轻人用“橄榄迎亲”,意思是用檄榄把娶亲人身上带着的邪魔打跑掉。腊米人的舅家有优先择亲权,结婚接新人时,新郎在媒人、陪郎和锣鼓手陪伴下,打着锣鼓,唱着调子到姑娘家,新娘由长兄背出家门,要边哭边唱“切妞都耶”(女儿调),向父母兄长讨嫁妆,其实主要是倾诉离别父母家乡的苦衷。爱尼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夫死,妻子不可改嫁,妻死,夫可以另娶,婚姻较自由,无姑表舅婚约束,可由男女自己寻找夫妻。

哈尼族的民族节日

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届时,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几个月,后来,太阳和月亮传授给哈尼人分月的办法,在人间栽了一棵年月树,一枝树干算一个,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从此,就在六月过“库扎扎”。又说,过去有七个仙女到哈尼寨,做了一个磨伙,她们轮流玩耍,把站在权上的小鸟也逗笑了。鸟儿欢乐地唱起歌来,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把福降给了人间……人们怀念七仙女,每年过“库扎扎”时都要打秋千。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正月年过三至五天,有条件的人家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互相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俗。

过节分三天进行,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杀一头牛祭竜神,把祭竜的牛肉分给各户。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在家休息一天,每人杀一只鸡,父母给子女们叫魂,先由寨外叫进屋里,叫魂的范围很广,日常生产劳动所到之处都要叫到。野兽吓着,雷响惊着和跌倒过的地方都要叫到,不能让魂在受惊处躲下。认为叫过,人的身体会强壮起来,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着簸粪,用干芦苇或易燃的树条扎成火把,点燃后从家里往外撵,把灾难和鬼怪邪魔撵出去。然后把火把绑在树上,求火把神护佐庄稼和牲畜成长得好,不遭虫灾,不得病。

吃新谷

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

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来的稻穗搓下谷粒,连壳放在锅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应先给狗吃一点。因为自古传说,哈尼族在一场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种是狗叼来的,所以要感谢它。吃过米花,也要把当年栽种的瓜豆菜蔬统统拿出来尝新,同时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笋,象征来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样节节高;还要杀吃阉过的大肥鸡,希冀来年的生活丰足美满。

十月年

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在农历十月间过,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

农历十月,稻谷刚进仓,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烤制香甜的“闷锅酒”,准备选属龙日过年。过年的头天,人们把家里屋外、寨子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洗澡换衣。

新年当天,每个寨子要共杀一口猪。猪无论大小,肉按户平均分配,哪怕心、肝、肺、肠、肚等数量有限,也要家家都分到。到了下午,各家各户用分得的猪肉和下水祭献祖先,祭过龙树、寨神以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后,街心酒宴开始。各家把最好、最拿手的菜端上桌进行比赛,看谁家的菜做得好吃、做得丰盛。先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入席,然后大家坐在桌子两边向老人敬酒,接着互相敬,庆丰收,祝全寨平安、来年风调雨顺,大家同心同德再夺丰收。酒足饭饱后,年过半百的妇女拿起宴席上的碗跳起碗舞,姑娘们砍下棕叶跳起棕扇舞,直到太阳落山。宴火点燃时,男人们敲起芒鼓,跳起神秘的芒鼓舞,人们尽情地跳,尽情地唱,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平静下来。节日里阖家团聚,还邀请附近其他民族的好友参加。他们终日欢声不绝,特别是少不了唱起古老的民歌,讲述节日的来历和民族的历史,歌唱丰收的喜悦。

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节里经常整个家族聚会餐(自带食品),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风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们,要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诉说自己的新婚生活,而严禁男子偷听。

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个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共饮同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这种酒宴恰似一条长龙,故称“长龙宴”;因设在街心,人们又称之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个下午就可结束,若是大寨,则按户划分为三组,分三个下午举行,每组轮流做东道主。

按约定的日子,做东的各户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扫干净的街心,一张接一张地摆放好,百来张桌子连成100多米的长龙。午后,经一声招呼,做东的各户人家争先恐后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摆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体面,所以许多人家连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都一一献出来。一眼望去,鱼雀、江鳅、鲤鱼、竹笋、木耳、蘑菇、大肥鸡……每桌20来碗,桌桌飘香,显示出哈尼人辛勤劳作的成果和传统的烹调技巧,展现出哈尼族最长最盛大宴席的风采。在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人们根据不同的年龄、兴趣与爱好自愿组合就座。这时锣鼓止息,锣鼓手端锣抬鼓逐桌接受人们敬酒献菜。接着,由一对姑娘代表众人向老奶奶们一一敬酒。妇女先开吃,尔后男人才举杯动筷。一连几个小时的街心酒宴,温馨和谐、喜气洋洋,笑语欢歌不绝于耳。

当夜幕降临时,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们随着锣鼓、三弦、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夜深了,人们渐渐离去,那些情侣们则走向棕榈林、金竹丛中……

姑娘节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

午饭后,男人们急忙赶到寨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去,按习俗,先到的为勤劳者,后到的为懒惰者。小伙子们向情人借来女式新衣新裤,打扮成姑娘的样子,在欢快的弦乐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阳偏西才回家做饭,继续服侍妇女到深夜。

姑娘节相传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四面环山、山拉泉潺潺、林木葳蕤的碧播寨,有个生得比金竹还标致的姑娘,名叫悠玛。悠玛与英俊彪悍的青年猎人戛期相爱。但是,那时哈尼姑娘的婚姻要由土司头人和父母作主。悠玛的父母把她许配给了白土司的独眼儿子。悠玛为此痛苦极了,她决心以死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二月初四这天,悠玛独自去薅勾勒山上砍柴,遇到了同村和邻村的三个姑娘。悠玛向她们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引得三个姑娘痛哭不止。原来,她们也是婚姻上的不幸者。四个姑娘忘了砍柴,也忘了回家,在山顶上互诉苦衷,愈诉愈愁,愈诉愈悲,就一起跳崖自尽了。

悲剧发生后,哈尼人觉得再也不能干涉姑娘和小伙子们的婚姻了,特别是对姑娘,更应该给她们选择意中人的权利。为了告诫后人,哈尼人就把每年的二月初四定为“姑娘节”,以表示尊重妇女和尊重婚姻自由。

这一带的哈尼族男女青年自由相爱后,就自己选日子结婚,不要彩礼,也不办酒席,用杯杯香茶招待前来祝贺的宾客。

敬老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节。清早,老人梳洗后穿上新衣服准备欢度自己的节日.成年人在家杀鸡宰鸭,备办美餐,小伙子将一棵小松树载在过节的坪场旁,姑娘们挑来清水给它浇下定根水,象征青年们祝愿老人像青松一样健康长寿,永葆青春。

里玛主节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一声回答,可使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终年和平康泰。

据传说,布谷鸟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从遥远天边的石岩洞里飞出来,向人间传达春天的消息的。当它飞过一个名叫“巷阿窝尼崩崩麻”的大海时,飞不动了,眼看快要掉进大海里去了。突然,从海里翘起一条龙尾来,随后龙尾变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让布谷鸟在上面歇脚。布谷鸟终于历尽千辛万苦,把春天的信息传达给了人间。

按照前辈人沿袭下来的规矩,等多数人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后,就相约在一个属羊的日子,备办美味佳肴,用一种大树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喷香金黄的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布谷鸟虔诚地敬献。这天,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满面春风,身着节日盛装,会聚在一个适中草坪上,欢度一年一度的“里玛主”节(春天的盛会),借以选择对象,谈情说爱。节后,各家选定一个好日子,在雀鸟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静的五更时分,家长悄悄地把三丛秧苗插在自家田里,意即、“开秧门”。据说,“开秧门”时听不到雀鸟的声音,庄稼就能免灾除害,获得好收成。

捉蚂蚱节

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

“捉蚂蚱节”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玛蚱,每家捉够一竹简(约二斤)后,就把蚂蚱一只一只撒成四份:头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划开的竹片夹起来插在田埂和排水沟旁,以对尚未捉到地蚂蚱及其他昆虫进行恫吓。半小时后,又要把这些蚂蚱收进竹筒。带回家当菜或拌粑粑吃,据说蚂蚱肉很甜。离开田野时,人们都要不停地大声叫:“呕,蚂蚱,三天内不捉你了,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

吃新米节

哈尼族居住地区,农历七月左右,谷物逐渐成熟各户要选择自己的好日子进行“卡都匹”(吃新米)活动。过节时家长背着箩筐到地里拿些谷穗回来挂在门上,并且要拿稻俗杆制成“窝保波”,在“宗格”(仓竜)前吹奏三回,表示要吃新粮了,祈求神灵保佑粮食收得多,人不得病,家畜兴旺发展。要杀一只产蛋母鸡献饭,过年时杀的猪肥肠,猪耳朵和尾巴也要留到这时献神。吃新米时要把老米和新米混合在一起煮,这叫做“妾都喝扎”(即新老交替),意思是老谷老米吃到新谷米上市,祈求年年有余。

哈尼族的饮食习俗

饮食爱喝酒

哈尼族中,老年男子普遍嗜好烟、酒,茶,有的以香芝麻棵枝叶当茶饮用。稻谷、玉米、高粱是他们酿造白酒的主要饮料(西双版纳哈尼族女子喜嚼槟榔)。

哈尼族喜饮酒,酒节特多。如祭母节、老人节、黄饭节、命名节,祭龙节、认舅节等。逢节便有美酒。最有趣的是"阿巴多"酒与歌的恋爱宴会。

“阿巴多”是哈尼青年互相表示爱慕,体现智慧、比赛烹调技术的酒节。多在农闲举行,由一村的小伙联合邀请邻村的姑娘参加,人数对等,一般在二十人左右,人夜宴会在一间大屋举行,男女相约配对入席,菜肴丰盛,必有一只煮公鸡(上面放着两枚鸡睾龙和一只活螃蟹)。彼此敬酒对歌,相依相伴,直到天明。临别小伙要给相好者送糯米饭和肉,并约定下次聚会的日期。

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善于用发酵的黄豆掺合豆杆灰制作具有特殊风味的豆豉,几乎每餐都用以佐餐,吃法尤多,被称为“哈尼味精”。用其调制的“雀肉松酱”,鲜香无比。

米饭为主

哈尼族日食两餐,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喜食干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还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他们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着与腌肉一起吃。他们还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饭、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作宝饭、紫米汽锅鸡、紫米甜酒煮鸡蛋、紫米药糖粥等,构成了完整的药膳系列。这些药膳具有补血益气、暖脾止虚、健脑补肾、收宫强身的功效。

哈尼族常年以米饭为主食,逢年过节吃糯米饭和糯米杷耙,平时一日两餐,农忙期间一日三餐,主要由家庭主妇或大媳妇承担烹调任务。农忙期间的早晚两餐在家进食,中午饭用一只特制的竹筒、篾盒或布袋将米饭(外加适量咸菜)带到山野劳动地点吃。玉米、荞、麦和豆类等作缺粮季节的补充。玉米的播种面积和经济地位仅次于水稻,分黄、白、糯三个品种,每户普遍种植。哈尼族男女均喜食生蒸饭,即二熟饭。其制作方法是先将浸泡过一夜的大米空干水分,盛入甑内生蒸,待上气半熟后即倒入大簸箕中,洒上适量冷水,用一块特制的木片翻撮拍打五六道之后,任其摊凉,三日五日之内逐日重蒸食用而不变质。这种生蒸饭始终保持营养,滋润可口而耐饿,不仅深受哈尼族男女劳动者的欢迎,而且将常食生蒸饭的人家尊为富裕者。

蔬菜不多

哈尼族的蔬菜品种不多,多利用宅旁、田间小空地和山地种植青菜、萝卜、瓜、豆、芋头等。按照哈尼族的社会分工,种植蔬菜多由妇女承担,管理粗放,产量不高,常年所需蔬菜除秋收时节储备的豇豆、老瓜外,则靠妇女采集的野生植物烹制而食。她们采集的野菜主要有蕨菜、树甜菜、树头菜、羊奶菜,臭菜、水芹菜、鱼腥草、细芽菜、水白菜、马蹄叶、金雀花、棠梨花、老鹄花,杜鹃花,以及香菌、木耳、鸡枞等。哀牢山区水土富饶,气候温和,各种野味常年不衰,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有的野菜只要烹调有方,配料得当,就食之可口,别具风味。

食肉量大

哈尼族极爱吃肉,以猪、牛、羊、鸡、鸭肉和禽蛋为主,并兼食水产品鱼、鳅、鳝和田螺。大块朵颐,大碗喝酒才是主人待客之礼,客从主意之道,大家聚集一堂,尽欢而散。村里有人家杀猪宰鸡或做了什么可口的食物,各户男女长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脏等最鲜嫩可口的部位俸敬给老者享用。

他们的烹调方法主要有清煮、煎炒和腌制三种。年节期间,肉食丰富,往往把食鲜剩余的猪、牛肉的净肉和骨头分别剔开,将净肉腌制成腊肉和干巴,储备以待客。由于哈尼族大房中的火塘四时烟火不断,熏烤成的腊肉和干巴呈紫红色,喷香异常而带鲜昧,是哈尼族名贵食品之上乘。而骨头却剁成碎块,与适量炒米面、八角面,椒盐及姜丝、清酒相揉拌,盛入罐中腌制,过半年后便成酸酢肉,蒸熟食之。

哈尼人又善于精打细算,常常把吃鲜剩余的猪肉、牛肉制成别具风味的火熏腊肉和干巴,常年储备以待客。制时,将肉切成条状,撒上花椒面、盐、八角粉等香料,捂沤一昼夜后,便悬挂于火塘之上,任其烟火熏烤,半月或一月后,腊肉和干巴均呈紫红色,喷香异常而略含鲜味,取下装进一只特制的大蔑笼中,悬挂屋梁上,则一年四季都可备吃了。火熏腊肉和干巴是哈尼族的名贵佳肴呢!

喜食酸辣

哈尼族普遍喜食酸辣食品,除善腌酸酢肉、酸酢鱼和螺蛳酢外,还善于利用竹笋、树头菜嫩叶和青黄豆米腌成各种咸菜。其中黄豆豆豉尤具风味,以其色、香,味俱佳而驰誉于世。制作方法虽各地略异,但均可用猪油煎炒或用饭甑蒸熟而食,也可用炭火烘烤后舂细作拌菜的引子,几乎每餐用以佐食,被称为“哈尼味精”。哈尼族很注意菜肴调味,每餐必备一碗用各种佐料制的蘸水,蘸菜而食。

喜食“白旺”

哈尼族还有一道奇肴叫“白旺”,是用生猪血、羊血、狗血制作的剁生,哈尼族支系的爱尼人称之为“阿压马捏”,被列为杀猪宰牛期间必不可少的名菜。

剁生实际是一种用猪、羊鲜血做的凉拌菜。制作方法是先以适量的椒盐放在瓦盆中,即将瓦盆接在喷涌的血口前,使其血盐交融,并用筷迅速搅拌,以姜汁、蒜汁、皮菜根,炒肝和炒花生米面做佐料。待食用时,冲一碗冷开水进血盆中,并将各种佐料撤在血盆里,血凝固佐料擞完,即成剁生。此菜看着怕,吃着香,味道醇浓,麻辣可口,被列为杀猪宰羊期间不可缺少的名菜,也是哈尼人热诚待客的佳肴。

壮族的简介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池、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区。其中云南有10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广东的连山、肇庆怀集、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

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广西最常见的自称和他称主要有“布(僮)壮”“布土”“布僚”“布雅依(瑞)”“布侬”等20多种,云南汉称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土佬”,自称濮侬、濮土、蒲岱/傣、布瑞/布雅依。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沿海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尤以南珠闻名。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的历史

壮族主要居于岭南,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先秦时期,广西地区有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逸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后历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獞(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壮族名称虽随代而异,其主要源流:百越一瓯一瓯骆一西瓯骆一西瓯骆越一乌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壮,为一脉相承。

壮族的语言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南北两大方言。部分外国学者根据壮语同源词的情况,将壮语划入澳泰语系。壮族传统文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土俗字”。从中国的唐代(7世纪)“土俗字”开始在民间使用,汉人称为古壮字,壮族人自称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为这种字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但是这种壮字由于使用面不广,没有能在全民推行,一直为壮族巫师、艺人多用于书写经书、编山歌、记事、记录壮语地名等,大量的壮族《布洛陀经书》就是古壮字手抄本。1950年代,中国政府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于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

壮族的礼仪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壮族的服饰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本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壮族服饰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妇女、未婚女子的头饰,各具特色。

壮族的男装与女装

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而女装为无领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装大些,宽大近尺,长至膝盖,镶嵌绲边,边条有宽细,一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内贴布反衬在外,起缝三线,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钮均铜纽或布纽。男女裤子式样基本相同,裤脚有绲边,俗称“牛头裤”。已婚妇女有绲花边的肚兜,腰裤左边悬挂一个穗形筒,与锁匙连在一起,走动时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男子礼服惯穿长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称“长衫配马褂”,起先是头戴顶圆帽,后来改戴礼帽。到了现代,壮族的穿着衣式已基本现代化,但老一辈人,仍普遍以穿蓝、黑两色为主。

壮族的住房

在古黔中地区的临澧竹马村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18000年)中,发现了带甬道的“丅”字形“高台式土木建筑”,它不仅是中国“高台式宫殿建筑”的源头,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座“高台式土木建筑”。

壮族先民迈出划时代的第一步,使中国率先迈进了农耕社会,引发了人类最伟大的一场绿色革命,使人类从饥饱无定的采集生活中,闯出了一条驯化动物、创造农耕、迈向温饱生活的绿色革命之路,使人类迈进了农耕社会辉煌的农业时代。

壮族的头饰

壮族女子有带银手镯辟邪的传统,多见小女孩、少女佩戴。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儿童头饰: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在童帽上获得再现,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壮族的婚礼习俗

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壮族女子出嫁日一是梳头:由媒婆、送嫁婆帮新娘梳头,新娘则边唱“哭嫁歌”,从早上哭到离开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爷”等多种哭嫁歌。主要内容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有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是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等,曲调婉转缠绵,催人泪下。

“哭嫁”是流传于壮族农家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壮族农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连绵,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处,近到2至3里,远则数百里,跨省、跨县、跨乡、天隔一方,一别难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知何时是归期,思前想后,不禁潸然。“哭嫁”,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壮家人告别家人,答谢亲友的感情流露和心灵表白。所谓“哭嫁”,就是姑娘出嫁时,以“哭”代说,倾诉衷肠,表达离情,招呼来宾,告别亲人的一种形式。

姑娘出阁时,要吃“离娘饭”。办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长辈给姑娘梳妆,打扮成年妇女模样。晚上鸡叫头遍时,在堂屋前举行仪式,焚香燃纸,祷告先辈。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谢多年养育之恩,表达依依惜别,谓之“开声”或“启声”。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或离婚,或赔偿一定的财物。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壮族的饮食习惯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壮族的传统节日

1、壮族的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过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谓之“招牛魂”(壮语叫“欧魂怀”),意思是老黄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来,新的一年开始,老黄牛又该辛辛苦苦地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开始,有的人家敲锣打鼓,吹萧吹笛,整个村寨洋溢着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

2、正月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3、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4、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5、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6、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7、壮年

也叫“将也益”,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相传古时曾杀人祭社,后来以猪代之,社王棚一般设于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魔公主持,妇女和家有孕妇的男子均不能参加,在社棚前宰猪敬供,集体叩拜,庄严肃穆,不许喧哗说笑,忌穿白色、花衣,否则当年收成不好,禽兽为患。祭毕,将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从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严禁内外人出入。过年十天之内为节日活动期间,村村寨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欢娱。亲友互访道贺,青年玩山串寨对歌作乐。有的还给周围兄弟民族送年礼,近邻的苗、侗、瑶、汉等族,前来作客,有的还鸣炮、击鼓、吹笙,表示庆贺,到处喜气洋洋,充满着民族团结气氛。

不过壮年的壮族村寨,则以春节为大年,其活动与当地汉族相同。

壮族的简介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池、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区。其中云南有10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广东的连山、肇庆怀集、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

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广西最常见的自称和他称主要有“布(僮)壮”“布土”“布僚”“布雅依(瑞)”“布侬”等20多种,云南汉称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土佬”,自称濮侬、濮土、蒲岱/傣、布瑞/布雅依。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沿海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尤以南珠闻名。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

壮族的历史

壮族主要居于岭南,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先秦时期,广西地区有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逸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后历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獞(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壮族名称虽随代而异,其主要源流:百越一瓯一瓯骆一西瓯骆一西瓯骆越一乌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壮,为一脉相承。

壮族的语言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南北两大方言。部分外国学者根据壮语同源词的情况,将壮语划入澳泰语系。壮族传统文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土俗字”。从中国的唐代(7世纪)“土俗字”开始在民间使用,汉人称为古壮字,壮族人自称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为这种字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但是这种壮字由于使用面不广,没有能在全民推行,一直为壮族巫师、艺人多用于书写经书、编山歌、记事、记录壮语地名等,大量的壮族《布洛陀经书》就是古壮字手抄本。1950年代,中国政府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于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

壮族的礼仪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壮族的服饰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本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壮族服饰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妇女、未婚女子的头饰,各具特色。

壮族的男装与女装

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而女装为无领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装大些,宽大近尺,长至膝盖,镶嵌绲边,边条有宽细,一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内贴布反衬在外,起缝三线,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钮均铜纽或布纽。男女裤子式样基本相同,裤脚有绲边,俗称“牛头裤”。已婚妇女有绲花边的肚兜,腰裤左边悬挂一个穗形筒,与锁匙连在一起,走动时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男子礼服惯穿长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称“长衫配马褂”,起先是头戴顶圆帽,后来改戴礼帽。到了现代,壮族的穿着衣式已基本现代化,但老一辈人,仍普遍以穿蓝、黑两色为主。

壮族的住房

在古黔中地区的临澧竹马村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18000年)中,发现了带甬道的“丅”字形“高台式土木建筑”,它不仅是中国“高台式宫殿建筑”的源头,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座“高台式土木建筑”。

壮族先民迈出划时代的第一步,使中国率先迈进了农耕社会,引发了人类最伟大的一场绿色革命,使人类从饥饱无定的采集生活中,闯出了一条驯化动物、创造农耕、迈向温饱生活的绿色革命之路,使人类迈进了农耕社会辉煌的农业时代。

壮族的头饰

壮族女子有带银手镯辟邪的传统,多见小女孩、少女佩戴。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儿童头饰: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在童帽上获得再现,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壮族的婚礼习俗

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壮族女子出嫁日一是梳头:由媒婆、送嫁婆帮新娘梳头,新娘则边唱“哭嫁歌”,从早上哭到离开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爷”等多种哭嫁歌。主要内容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有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是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等,曲调婉转缠绵,催人泪下。

“哭嫁”是流传于壮族农家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壮族农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连绵,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处,近到2至3里,远则数百里,跨省、跨县、跨乡、天隔一方,一别难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知何时是归期,思前想后,不禁潸然。“哭嫁”,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壮家人告别家人,答谢亲友的感情流露和心灵表白。所谓“哭嫁”,就是姑娘出嫁时,以“哭”代说,倾诉衷肠,表达离情,招呼来宾,告别亲人的一种形式。

姑娘出阁时,要吃“离娘饭”。办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长辈给姑娘梳妆,打扮成年妇女模样。晚上鸡叫头遍时,在堂屋前举行仪式,焚香燃纸,祷告先辈。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谢多年养育之恩,表达依依惜别,谓之“开声”或“启声”。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或离婚,或赔偿一定的财物。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壮族的饮食习惯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壮族的传统节日

1、壮族的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过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谓之“招牛魂”(壮语叫“欧魂怀”),意思是老黄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来,新的一年开始,老黄牛又该辛辛苦苦地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开始,有的人家敲锣打鼓,吹萧吹笛,整个村寨洋溢着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

2、正月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3、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4、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5、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6、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7、壮年

也叫“将也益”,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相传古时曾杀人祭社,后来以猪代之,社王棚一般设于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魔公主持,妇女和家有孕妇的男子均不能参加,在社棚前宰猪敬供,集体叩拜,庄严肃穆,不许喧哗说笑,忌穿白色、花衣,否则当年收成不好,禽兽为患。祭毕,将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从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严禁内外人出入。过年十天之内为节日活动期间,村村寨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欢娱。亲友互访道贺,青年玩山串寨对歌作乐。有的还给周围兄弟民族送年礼,近邻的苗、侗、瑶、汉等族,前来作客,有的还鸣炮、击鼓、吹笙,表示庆贺,到处喜气洋洋,充满着民族团结气氛。

不过壮年的壮族村寨,则以春节为大年,其活动与当地汉族相同。

Copyright © 2025 shenp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