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生辰文化历史悠久,甚至有很多地方从周岁起就开始了逢十年一次的祝寿礼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的生辰文化。
大家都知道,在民间的饮食习俗中,过生日都要吃面条以示庆贺,寓意“长寿面”,这在古籍及民间多有记载和传说。有些地域,在吃长寿面的席间,宾客需要在吃第一碗时把面挑出一筷子,搭在事先放在饭桌上的一根大葱上,名为“添寿”,意在祝福庆生者益寿延年。
那么民间哪些生日是比较受重视的呢?
很多地方对周岁生日的重视度就比较高。当孩子平安度过一岁时,家中的亲朋好友要备衣料、点心等前往祝贺。孩子的姥姥家,除了送衣服、点心、果品外,还要送五彩线。小孩家长则将点心、五彩线等,赠送给同村的各家各户,以示喜庆,并设盛宴招待来宾。宴罢,便置一簸箕与堂屋之中,四周摆放点心、糖果、书画、纸笔、算盘、尺子、秤杆、牛鞭等物,然后将孩子放入簸箕之中,让其自由抓取物品,以此预卜孩子日后成就,即所谓“视其所好,以观其志”,称之为“试”或“抓周”。这时,亲戚还要向簸箕中投钱,数量不限,以示对孩子的喜爱。
接下来就是孩童的10岁礼,在旧时,只有少数富贵之家为孩子庆祝,而且比较隆重,而今在某些地域已成普遍的风俗,且十分热闹。孩子生日时,亲戚朋友要备厚礼前往祝贺。孩子家长则备丰盛的宴席来款待亲朋,有的还回赠礼物。
在山西晋南襄汾一带的民间礼俗中,关于人的生日习俗有“三十石榴四十桃”的说法,即一个人满30岁,亲友要送面石榴祝贺,满40岁时,则要送面桃以示庆贺。40岁以上,过生日便称为做寿,又名“祝寿”,以示隆重。
庆祝60岁诞辰,是中国北方许多地方的寿诞风俗之一。每逢60寿辰,有些地域,如山西雁北等一些地方,还有给老人做“寿材”(即棺材)的习俗。一般讲究在有闰月的年份来做,而且最好是在闰月里做,所谓“闰年闰月一百岁”,寓意老人可以长命百岁、吉祥康泰。
人活到80岁,便被誉为老寿星。80岁过生日为大庆,称为“过大寿”,又叫“庆八十”,其仪式自然比“六十花甲”更为隆重。除了各种带“寿”字的礼品外,人们还常将“富贵耄耋图”作为贺礼,图中下方画一株盛开的牡丹,几只飞蝶于花上盘旋,几只猫匍匐花下,做欲扑蝶之状,以此图来表示对老人长命百岁、福寿安康的祝福。
温馨提示:在古代,70岁称“耄(mao四声)”,80岁称“耋(die二声)”,“猫蝶”谐音“耄耋”,民间又称牡丹是富贵花,这三者组成的画面,就是表达了“富贵耄耋”之意。
星座查询 | 万年历 | 本命年 | 生日密码 | 本命佛 | 生命灵数 |
姓名测试 | 姓名配对 | 最佳配对 | 生肖配对 | 血型配对 | 血型与性格 |
智商测试 | 12星座性格 | 关帝灵签 | 观音灵签 | 欧洲星座 | 黄历查询 |
12生肖性格 | 苏珊米勒 | 唐绮阳 | 星座划分 | 星座日期 | 推背图 |